张玮
【资料图】
网名“馒头大师”,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科基地班。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新闻系新闻学硕士。曾就职于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有16年主流媒体从业经验,采访过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百余项世界赛事,并先后担任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数字传播中心主任,解放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总经理、主任,解放日报社运营、技术中心总监。
微信公众号“馒头说”创办人,2017年8月起开始出版《历史的温度》系列。曾获评亚马逊中国 “2017年度新锐作家”,2018—2022年连续获得“当当影响力人文社科作家”奖项。其作品曾获得广东省中小学生“最喜爱阅读的十大图书”、全民阅读·全国书店之选活动“十佳人文社科作品”等奖项。
七年,七本书。当“馒头大师”张玮准备用第七本《历史的温度》给这个系列画上句号的时候,最后一本的主题也变得明晰起来——“那些退隐、告别和离席”。最后一本书的新书分享会安排在了很多城市,接受采访时,张玮刚结束广州和深圳的行程,马上启程前往西安、郑州和太原这三个城市。七年时间,张玮不断感受历史温度的同时,更在感受读者带来的温度。
大众历史科普读物《历史的温度》系列已出版七册,依然还是“馒头大师”张玮喜闻乐见的故事写法——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意思的历史故事,落笔客观、有温度。
《历史的温度7》这本书共分为六个部分——“告别舞台”“大厦将倾”“时代之变”“逝水年华”“浩劫之下”和“身后之名”。在这六个部分里读者跟随张玮一起穿越历史,看到有人告别职业的舞台,也有人告别人生的舞台;看到一个集团乃至一个朝代倾塌前的细微征兆,也看到一个时代巨变之后给各种人带来的改变;观察到灾难之下各种人性的凸显,也感受到时光流逝中那些珍贵的回忆……
《历史的温度》实拍图
在张玮抽丝剥茧般的描述中,史书上的一个名字、一件事,都能呈现出一幅幅生动而鲜活的画面,以自己的方式改变着历史,或者被历史改变着。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的年份和数字,而是一个个有温度的故事,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
《历史的温度》系列图书
早在《历史的温度 5》时,张玮就萌发了结束这个系列的念头,原因在他看来也并不复杂:“《历史的温度》系列这些年来固然得到了不少人的厚爱,但这里面有很多运气成分以及大家的支持和鼓励,这些回报已远远超出了我的实际能力——这是真心话,绝不是谦虚之词。所以,及时踩一脚刹车,我自认为是必要的。”
张玮曾在《历史的温度 2》的“自序”中写过 : “我绝不敢说为读者打开一道门,或者是一扇窗,我觉得,如果能稍微给大家拨动一下历史的窗帘,透出一道光,那就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了。”七年过去了,张玮也的确做到了。而这段时间对他而言,在感受历史的温度,更在感受读者带来的温度。
张玮在出版《历史的温度5》时接受采访拍摄的照片
Q-北京青年周刊
A-张玮
Q 2017年7 15日,第一本《历史的温度》与读者见面。时间很快,第七本的收官之作已经与大家见面了。这本书从策划到最终完成历时多久?其中是否有些趣事能跟大家分享?
A 其实和前六本一样,这本书成书需要的时间并不算长——因为文章都是之前公众号有积累的,所需要讨论的就是主题。这本书的主题是“那些退隐、告别和离席”,对我来说,就是搜集和归纳那些告别人生舞台、职场舞台或告别时代的故事,大概搜集60篇左右,然后再和编辑一起讨论筛选。比较有趣的可能是在挑选书的封面颜色吧,当时有三种选择:橙色(龙珠的颜色),灰色(告别的颜色),还有紫色,最终选择了紫色,因为是《葫芦兄弟》里七娃的颜色,而七娃也是最后一个出场的葫芦娃。
Q 这一本书在这一系列书中肯定占有着很不一样的地位,对您来说,这本书最特别之处是什么?
A 最特别之处还是“告别”。这套书写了七年,有一个非常稳定的读者群体,我现在有的内容能保证出到温度10是没问题的,但还是想做个告别。也是因为序言里说到的“知止”吧。希望能不要迷恋过去,失去动力,而是去做一些新的尝试。
Q 在这第七本《历史的温度》中,我看到一个关于当年风靡全国的《灌篮高手》的故事,这个故事是怎么入选到这本书中的?您想通过这个故事来跟大家分享怎样的感受?
A 其实《历史的温度1》中就选入了《龙珠》和鸟山明的故事。我个人很喜欢动漫,且一直觉得动漫并不只是给孩子看的,里面有很多意义和激励,比如《灌篮高手》就是这样。所以我一点都不怕选进去会觉得突兀,因为其实这和很多其他的故事一样,都是历史,也是能影响一代人,引发一代人回忆的历史。
《灌篮高手》我想分享的感受,写在这篇后面的“馒头说”了,就是恰恰是不完美的结局,才是我们走入社会后要面临的真实状态,知道结局可能不完美,但还是愿意拼到最后一秒,那才能拥有无悔的青春,乃至人生。
《历史的温度》实拍图
Q 关于退隐、告别与离席,在您个人的亲身体会中,对这种感受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A 还算好,我个人运气比较好,还没有遭遇什么特别大的退隐、告别和离席,当然以后肯定会遇到,比如亲人的离世。
Q 目前收到对第七本书的反馈中,有怎样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A 我很欣慰,有不少读者看出了我把袁枚的故事放到这本书最后一篇的用意。我很喜欢袁枚的抉择,一定程度上我自己也是这样。
Q 在已经写了七本关于历史的书后,您对为什么要读历史这个问题是否有新的诠释和解读?
A 应该还是一以贯之的吧,读历史能让我们看问题相对更通透一些,心态更平和一些,能够“读懂过去,活好当下,坦面未来”。
Q 在之前的采访中,您提到自己想要写一本小说,目前是否有进展?
A 哈哈,还处于构思阶段,有几个构思,没想好写哪个。
Q 我知道《写给孩子的论语课》早就跟大家见面了,给孩子写的成语故事是否已经在进一步筹划?
A 目前在连载《馒头伴读三字经》,这个连载完了,就准备做成语了。
Q 如今,是否还会有写新题材的想法?
A 会有。但应该不会跳出历史的范围。
文 王雅静
编辑 韩哈哈
部分资料提供 中信出版社
黄觉:深刻的,还是一晃而过的
胡杏儿:忙碌是一种幸运
吴彦姝&奚美娟:心灵相通 成就彼此
陈萨:弹奏永远指向内心
KnowYourself钱庄:置身事内
赵佳丽:不定义美丽 不定义青春
金博洋:一直想要战胜挑战
王诗玥&柳鑫宇:感谢你的坚强和陪伴
武大靖:英雄集体成就了我
策展人祝羽捷:探索爱、治愈、成长的可能性
编舞艺术家戴露:未来对我来说充满未知,特别好
钢琴家张浩天:NFT是我们走向虚拟现实的一步
点击以下封面,一键下单新刊
「 2022年4月6日 王琳 」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