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内容提要:通过《伤寒论》的源流、《伤寒论》和其它中医经典的关系及《伤寒论》内容的权威性、实用性,介绍了要想成为中医高手,一定要穿越《伤寒论》。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陈胜昔,网名Water。今天带给大家“中医大脑”第50讲,学中医,为什么一定要穿越《伤寒论》? 我们先对《伤寒论》做一些介绍。《伤寒论》不是原著的名字,原著叫《伤寒杂病论》,《伤寒论》是《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的著作,张仲景大体和曹操是同龄人。当时有一个时代背景,就是黄河流域的气温在那几十年中迅速变冷,导致寒性外感病非常普遍而且致死率很高。张仲景家里以前是个大家族,十年之中家族人口死亡2/3,因为伤寒而导致死亡的占7/10,经历了这种痛苦以后,张仲景下功夫搜集医书、穷究医理,大约在他60岁的时候著成《伤寒杂病论》,一时间名气很大。但是,之后这本书又因为战火散失。到了晋代,由太医令王叔和收集《伤寒杂病论》残简,因为当时没有看到杂病的部分,所以就把伤寒的部分整理为《伤寒论》。到了唐代,出现了《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杂病部分被整理为《金匮要略》。我们目前看到的《伤寒论》主要版本是宋本,宋本也是注释最多的一个版本,但是,宋本应该也是在流传过程中经历了一些后人注释,目前,内容最为纯净的《伤寒论》的版本是康平本。《伤寒论》以六经为纲目,讲述了六经经证、六经关联的脏腑疾病,疾病变迁、误治、诱发其它疾病,以及预后等方面的内容,涉及近400个条文和100多个方子。原文字数不多,但是晦涩难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翻看。 我们知道,中医5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实际上可以分为3类,《黄帝内经》和《难经》偏于中医理论,《神农本草经》讲中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讲临床,也就是说,《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讲的是直接面对患者治病。很多人认为,中医最重要的是《黄帝内经》,我对这种看法不以为然。《内经》就像读军事学院,看上去,所有的知识好像都能解决问题,学好了就能打胜仗。实际上,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我们看市面上那些只会讲《内经》的所谓“中医‘老师’”,他们中几乎没有一个人有较好的临床水平。而《伤寒论》就像把你一脚踹进战场,枪林弹雨中死里逃生,这时候你才会真正明白,到底怎样才能保护自己、怎样消灭敌人。如果没有切身穿越生死,对军事学院里的那些理论知识则难有深的感触,很容易纸上谈兵、脱离实际。同样的道理,反过来,用在中医方面,如果我们能把《伤寒论》过了一遍,就相当于在战场上对各种分工各种流程里里外外全部体验熟悉了一遍,那么,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背后的理论知识就必然有深刻的认知。也就是说,我们围绕《伤寒论》可以了解到其它中医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但是,只围绕《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则很难把中医应用于临床来解决问题。 《伤寒杂病论》被誉为方书之祖、辨证论治之典范,实际上指的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本书。《伤寒》和《金匮》所载的药方结构严谨,药少量重,配伍得当,用法讲究,临床中如果药证相投,常常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人们通常把《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子叫“经方”(实际上,《黄帝内经》中13个方子也是经方)。能够成为经方,就是说,这些药方对应的辨证法则、药方本身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药方中的药味,这些方面有很高的效率和严谨的配合,具有模板一样的作用,后世可以照搬、可以效仿、可以从中加减变化。所以经方的使用就成为了中医临床的权威。一些自学中医的朋友应该会有感触,比如我们把《伤寒论》玩熟悉了,如桂枝汤、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四逆汤、四逆散、承气汤等等,只要掌握了辨证要领,往往药到病除、覆杯而愈。 在网上我们经常看到一种说法,“学中医,一本《伤寒论》就够了”,这个话肯定不对,如果把这句话改一下,变成“要想成为中医高手,一定要穿越《伤寒论》”就更贴切一些,《伤寒论》是中医的一个关卡,而不是一个终点。社会在变化,人的生活方式在变化,疾病的表现形式也在变化,那么,相应的,从事中医的人也需要不断调整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一本《伤寒论》肯定是不够的。从中医历史来看,中医名家未必都精于《伤寒论》,但是,反过来,凡是精于《伤寒论》的,无不是中医名家。这就是《伤寒论》的价值所在。 如果你玩过《伤寒论》,再来看后世著作,可以很清晰地发现后世中医著作基本上都存在一个思维“维度降低”的问题。《伤寒论》中的思维方式,人和疾病都是动态活体,双方都在不断的变化。但是这些生理和病理规律,在后世医家眼中,却有很多想当然的成分。在他们眼中,如同西医的思维方式,人体、疾病全是“死物”,违背生活常识、违背生理法则,思维简陋,疗效不佳。 最后,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切身体会。我在2018年学习了中医已经10年了,《伤寒论》也读过,但是没有专门下过大功夫。我在那个时候依然幻想绕过《伤寒论》而寻找学习中医的“捷径”。但是,1年之后,2019年,因为一些原因,我尝试注解《伤寒论》,着手写一本《程序员注解伤寒论》,虽然没有写完,现在回头看也是一团糟,但是中医水平却因此突飞猛进。所以,给我的感受是,过一遍《伤寒论》,就像把自己的血肉之身炼成了铜头铁臂,有了这个底子以后,就有了中医的硬功夫,临证治病则如庖丁解牛,得心应手。 “中医大脑”第50讲就到此为止,谢谢大家!